主题阐释
空间是存在者的存在样态。地域空间、城市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的存在形式,又是依据各种人际关系所划分之群己的权力关系之显现。自十九世纪以来基于现代性立场的书写中,叙述话语围绕着时间性与社会性展开,对空间的遮蔽,使得地方性知识常被视为普世规律,进而构建宏大叙事。历史系“空间・权力・书写”系列论坛的开创,尝试调动的批判性的思想潜力,从民族国家历史主义的主流叙事中破茧而出,展现另一个摇曳多姿的历史世界。
第一讲 《从“无外天下”到“影子王朝”――东晋南朝与百济国家建构的途径及其结果》
主讲人:李磊(华东师大历史系)
点评人:刘啸(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时 间:2013年12月13日(周五)
国外学界以“帝国”概念讲述中国古代国家的空间形式与权力关系,这是基于西方的历史经验来理解中国。在汉语的语境中,与“帝国”概念略相对应的是“天下”。秦汉大一统的建构,既是对“天下”理念的实践追求,也是对“天下意识”的传播与塑造。进入大一统的地域、族群都在适应“天下”中形成其天下意识。东晋南朝是天下理想与其实力最不相符的时代。周边族群政治实体的形成均脱胎于汉魏晋的“天下”,其政治实体与政治行为在“国”与“天下”之间反复纠结,表现出多元形态。这种多元形态既受制于既存的大一统时代的“天下意识”,又在事实上构建着新的天下体系――一种如影随形的正向波动关系,本研究以东晋南朝与百济国家建构的相互缠绕关系为例,说明这种新的天下体系的建立,并将之称为“影子王朝”。
第二讲 《魏玛德国的“历史纯文学之争”》
主讲人:孟钟捷(华东师大历史系)
点评人:范丁梁(浙江大学历史系)
时间:2013年12月20日(周五)
谁有权书写历史?自从19世纪历史学职业化以后,德国职业历史学家掌控着书写历史的权力,并以“历史主义”的旗号同普鲁士-德意志的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1918年后,这种垄断权力遭到了公众史学家的挑战,特别是来自于历史传记作家的挑战。后者从编纂方式与意识形态两种角度,提出了“史学新学派”的口号。对此,职业历史学家蔑称之“历史纯文学”。1928年,两股力量终于在公共领域中交锋。这场书写历史的权力之争,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历史主义的危机、德国社会面临的转型难题以及现代性困境。
第三讲 《西周时期官员的职位流动》
主讲人:王进锋(华东师大历史系)
点评人:李磊(华东师大历史系)
时间:2013年12月27日(周五)
官员的职位流动是保证一个国家和政府政治顺利运转的重要机制。西周时期的官员可以分为三类,为:周王国的官员;诸侯国的官员和贵族的家臣。根据西周金文的记载,西周时期各类官员之间可以相互流动。有的从诸侯国官员向上流动为周王国官员,有的从贵族家臣成为诸侯国官员。还有的从诸侯国官员向下流动为贵族家臣。
预告:
第四讲 《专制与民主:晚明历史书写的困境》
主讲人:包诗卿(华东师大历史系)
时间:2014年3月
建国以来,在意识形态和史学潮流的不断冲击下,晚明史研究面临着自己的书写困境。学者们在中观以上问题的思考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国家与社会、专制与民主之类的标示。无论是拨乱反正,还是视而不见,都只会距历史真实越来越远。怎样在更加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出符合本土心理和社会需求,而又不违背历史本质的书写及表达方式,便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明史学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五讲 《中世纪晚期巴黎的王权与城市》
主讲人:朱明(华东师大历史系)
时间:2014年3月
14世纪的瓦卢瓦王朝开始,法国国王越来越将巴黎作为自己权力的展现场所。通过城市建筑、艺术、编年史以及进城仪式等,表现了王权对城市的控制。王权与城市的紧密结合,也体现出中世纪巴黎城市与欧洲其他城市不同的特征。
瞿骏(华东师大历史系)
唐小兵(华东师大历史系)
王悦(华东师大历史系)
刘敏(华东师大历史系)
阮清华(华东师大历史系)
王涛(南京大学历史系)
范丁梁(浙江大学历史系)
方笑一(华东师大古籍所)
王向民(华东师大政治系)
欢迎同仁们报名:kongjianluntan@163.com
思勉高等研究院午餐沙龙(11:45-13:30)
地点:人文楼5303室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新普京澳门娱乐场网站1166历史系
电话:021-54342643
邮箱:lsxx@history.ecnu.edu.cn
版权所有:新普京(澳门)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