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熠熠星火映申江――历史系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今昔照片话党史”之一
发布时间:2016-02-24
  翻开一本相册,凝视着那些泛黄的照片,我们仿佛就能穿越时光,去感受过去的浓墨重彩。历史系学子的使命,则是带着温情与敬意,去寻访照片背后,那些光辉的灵魂。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的95岁生日。她经历过风雨,也见证了彩虹。新普京澳门娱乐场网站1166历史系学生在寒假返乡之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一张张老照片,它们印证着党史的点点滴滴。在短短的17天里,来自21个省区的75位同学,沿着先人的足迹,去追寻家族与家乡的红色记忆。
 
  我们的介绍一共分为四期:熠熠星火映申江、红色故地书党史、家乡变迁歌党绩、名人神韵塑党魂
 
  今天是第一期:熠熠星火映申江。接下来要介绍的五组照片,都与党的诞生地――上海有关。
 
  让我们打开上海的党史地图,依次探访卢湾区的树德里、黄浦区的渔阳里,长宁区的亨昌里,浦东新区的内史第,最后再回到横跨静安、黄浦两区的南京路。这次红色之旅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一、树德里: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原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就同类建筑来说,它并无特别之处。坐北朝南,青红砖相间的清水外墙,黑漆大门,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在那个时代无比普通。但是,它承载了无比厚重的历史使命。这幢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被李汉俊及其兄李书城租用.1921年7月23日,来自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于此诞生。
 
  初生的党还很弱小,全国各地仅有五十多位党员。谁能想到,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这里出发,走上必彰显其名的道路。她领导着中国人民,洗雪屈辱,开创辉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了一个纪念馆,向人们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最初岁月。
 
(图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1984年3月,邓小平为中共一大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9年5月2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江泽民为扩建工程竣工开放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今,两层楼的一大会址附近,已是高楼林立。但是,这里的红旗依然鲜艳:
(图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今天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实践者言:有时,我就站在外面的路上沉思,望着富有历史感的砖墙,一种奇特而悠长的感觉迎面而来,使人止不住感慨。相信,一大会址的传奇,将一直继续下去,向一代一代青年人,传递革命的烽火!
(本章由陆英浩同学供稿、供图)
 
 
二、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图为上个世纪的渔阳里)
 
  这里是上海市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这栋二楼二底坐北朝南的石库门旧式里弄住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地点之一,也是《新青年》在上海的编辑部。在这扇看似普通的门背后,是先人们曾奋斗呐喊的地方。
 
  1920年初,陈独秀自京抵沪,在此寓居,《新青年》编辑部也随迁于此。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在这里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6月,在此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革命者们经常在这里开会,并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与此同时,《新青年》也改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无数洋溢着革命热情的文章,从这里出发,传遍神州大地。
 
  中共一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局机关在此办公。后来,为避免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中央局机关和陈独秀从这里转移别处。至此,在社会的动荡中,这里步入了一段沉寂的时光。即便如此,它依然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坚持了下来,直到被世人们寻回。
  

(图为上个世纪和今天的渔阳里)
 
  实践者言: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普通的民宅,门上是居民新贴上去的庆祝春节的福字。过去的纷乱和动荡都渐渐被平静的日常所替代。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新中国所经历的那一段峥嵘岁月只能在书本和影像资料中看到。战火会平息,生活也会恢复平静,这一栋小小的石库门建筑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走过了这不平凡的一个世纪。即使它已不再是那个知识青年的思想阵地,即使《新青年》这本月刊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先人们所作出的努力已经有了回报。虽然没有过多的纪念,只有门牌号旁边的牌子上简单的写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但是已经足够。
(本章由孙晓宇同学供稿、供图)
 
 
三、亨昌里:《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关于上海,或许大多数人仍旧会想到纸醉金迷、十里洋场这样的词汇,然而无数的历史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灯红酒绿”的上海也是一座充满了红色记忆的城市。在上海的现代高楼拔地而起的时候,仍然有一座座优雅的古宅,一条条幽静的弄堂在被人们发现;在上海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同时,古老的记忆却静静地沉淀。而亨昌里,便是其中一处。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常委会决议,在上海创办党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编辑部设在亨昌里48号(今34号)。《布尔什维克》作为党中央机关刊物,指导全国的革命斗争。至1932年7月1日停刊时,该刊共出版五卷五十二期,其中在亨昌里的1年4个月中出版了31期。
 
  亨昌里34号内仍然维持着当年的陈设,二楼的起居室是罗亦农先生的最后住处。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离开编辑部去往另一机关时,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捕。4月21日于龙华英勇就义。
(图为罗亦农先生最后住处的复原陈设)
 
  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宁区人民政府将这一重要革命遗址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8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在今天的亨昌里34号内,工作人员的起居室与会议室的设施静静地摆放着,仿佛还停留在那一段峥嵘岁月。一楼则布置一新,一张民国时亨昌里的旧照清晰可见。

(图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收藏的民国时期亨昌里旧照)
 
  走过静谧古典的愚园路,穿过狭窄的里弄,仿佛离开了21世纪的上海,回溯1927年的往日时光。亨昌里34号这样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却诞生了星火燎原般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
 

(图为民国和今天的亨昌里)
 
  实践者言:我想,如亨昌里这般,平日几乎不会有外人踏足,也不像上海的中共一大、二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一般声名远扬的地方,在上海还有很多。它们或许隐藏在市中心某一条僻静无人的小道上,我们或许不知道它们的故事,它所承载的红色记忆或许也不如一大一般“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但却是中共走到现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们默默地贡献着,正如百年前的瞿秋白、罗亦农先生,以铅字呐喊与铭记……
(本章由廖昀同学供稿、供图)
 
 
四、内史第:名人荟萃之处

(图为约20年前的内史第)
 
  这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名曰“内史第”,位于上海浦东川沙。原称沈家大院,清咸丰九年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改名“内史第”。大院门口是精致的雕花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象征晚清建筑风格的“凤戏牡丹”、“状元游街”等砖雕图案,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冥冥之中,仿佛也昭示这此处的名人辈出,点燃着中国革命最初的火苗……
 
  这里是黄炎培故居。黄炎培是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黄先生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兢兢业业为人民做事,是中国共产党信赖的诤友,与毛泽东主席有着非比寻常的友谊。这一点在黄炎培故居的展览部分也有所体现――展览通过播放电视剧《黄炎培》的选段,回忆了那段著名的、意义深远的“窑洞对”。

(图为今天内史第中的黄炎培故居)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向毛泽东提到:“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最终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和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此外,这里还是“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在“内史第”南厢房,诞生了宋庆龄以及宋美龄、宋子文等宋氏家族的风云人物。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在此度过了她的童年。

  (图为内史第中摆放的宋庆龄年轻时的照片)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党中央决定开放上海浦东以后,川沙的经济飞速发展。而古镇的建设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也越做越好。2009年,浦东新区启动“内史第”复原工程,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

(图为20年前与今天的内史第)
 
  实践者言:20年过去了,雕花仪门的风采依旧,然而纪念馆的建设更加完备。漫步于这座江南古宅,这些有功于共产党、新中国建设的名人的过去仿佛映画一般展示在了我的眼前。不由得慨叹展览的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由此,又想到了上海的其他党史纪念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毛泽东故居……也都做出了翻新与修缮。相必珍贵的党史,会在人们的珍惜与重视中,永久留存,翩然浮现在一代代青年的眼前,让他们不断的得到力量与鼓舞……
(本章由陶胡昀同学供稿、供图)
 
 
五、南京路:老照片里的百年沧桑
 
  提及上海,我们都会想起人群熙攘,络绎于途的景象。亦或是霓虹闪烁,灯火辉煌的盛况。而南京路正如同一条流光溢彩的缎带,点缀着申城之美。华灯不灭的白夜令人流连忘返。
(图为今日南京路)
 
  且让时光逆流,回到21世纪最初的年代。那时的南京路与今天并无太大差别,出现在同一画面中,也不觉有多大的违和感。雕塑上的一家三口,十余年来一直目送着南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图为十多年前的南京路与今天的南京路)
 
  可是如果我们将时钟继续回拨到上世纪80年代,就能看见这样的一条街道。
(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南京路)
 
  由此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与车流,并不是现在的专利。一幢颇具当代气息的高楼,也在远处矗立。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与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枷锁不断被打破。1984年,党中央决定将上海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探索新时期的发展道路方面,上海一直是先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上海一直是模范。
 
  然而,当我们眺望历史,把眼光放回近百年前那个动荡而又激烈的年代,上海就是中国革命的前线阵地。无数仁人志士在上海挥洒着自己的热血青春。
(图为五四运动时期的南京路)
 
  1919年,当中国的主权在巴黎和会上遭到肆意践踏的时候,忍无可忍的人民群众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当北京的学生运动遭到北洋当局残酷镇压的时候,上海的商界和工人接过了五四运动的火炬。“为奴难复!”“同胞,快快救国!”的标语,在当年的南京路上,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震撼。这场反帝怒涛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者言:满腔的热血澎湃,将民族的危亡担于肩上,革命先辈们就这样在远东的巴黎深深埋下了红色的种子。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也在上海这片激荡的土地上静谧地延续着。这就是我的故乡。
(本章由王琛炀同学供稿、供图)
 
  更多精彩实践成果,请期待后续报道。